之后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现代社会如果想联系一个人,真是太简单了,何况我们还是同一个公司的员工。聊的最多的是工作感受和彼此熟悉的朋友的近况。她在某种程度上,跟我是一个类型的人,敏感,独立,知道什么该说什么该做。在总部的工作很大程度上锻炼了她,但是日复一日的加班和不成比例的获得会让人的不满累计得越来越多,直至爆发。在接到竞争对手的撬人电话之后,她在犹豫之后选择了跳槽,去了上海。
人往高处走,这是很多人都认同的个人发展方式。如果有好的机会,人不一定一直待在一棵树上。但是她在跳槽之后跟我的联系中,透露了后悔的意思。从一个公司跳槽到同类公司,必须要考虑到的便是融入的问题,不可避免你会或多或少被他们已经形成的团体排除在外。而她刚过去的时候,不可避免带着我们处世未久的人的通病——过分的谦虚。这个社会已经不需要过分的谦虚了,身边的不少人被越来越多的大话包装着,如果你穿了件过分谦虚的外衣,相形之下,你的起点会显得太低。
刚工作的时候,我时常会使用“我来试试”、“做得不好,多多指教”之类的词语,现在才明白这些词语一旦使用多了,会被人等同于稚嫩、能力缺乏的。建议初入职场者千万不要把自己放在过于低的位置上,当然不是鼓励吹牛,你只需要把自己放在能力持衡的水平就ok了。我现在更多的采用“交给我吧”、“我来负责”诸如此类的词语。人为什么会对第一印象比较深刻,因为先入为主,因此如果一开始你总是以过分的谦虚示人的话,后期要扭转这些印象需要更大的付出。
一开始的谦虚,让新同事看轻她,甚而有人觉得跳槽过来的也不过如此。不同公司的氛围截然不同,又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我们公司有一点比较好,信息流非常畅通,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如果需要从其他部门调取信息,只要政策允许,绝对配合;但是在新公司,她碰到了很多阻力,每个部门都想成为主导,希望信息独享,也许三天能完成的事情,就因为人为地设置障碍而不得不用一周甚至更多的时间去完成,消耗在协调上面的成本增加不少。即使有回来的意思,也不可能付诸实施,很多时候人生没有回头路可以走,不单是感情上,工作上生活上都是如此。
所幸,我们都是适应能力不错的人,明白只有我们去适应环境,不可能让环境来适应我们。牢骚发完了,郁闷释放完了,我们要做的便是接着让自己更好地去适应。
十八、记者,妓者?
把这个标题打下,注定是要得罪一批人的,至少是很多从事记者职业的人看到这两个词语并肩出现,就不免有反驳甚至扁我一顿的冲动,呵呵。不过实在是应了那句老话:“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何况,如今的社会,记者中的“老鼠屎”实在不止一颗两颗的。
由于公司宣传的需要,跟媒体的打交道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很多时候是媒体主动找上门来,如果单是为了拉广告那算是好的,不少是用冠冕堂皇的理由来为自己某私利的。某天,一记者电话过来,说是我这里写了一篇你们的负面报道,我是本着……(省略让人作呕的冠冕堂皇大理由若干,自己想想也知道他能说些什么了)的原则和态度,写的这篇文章,但是考虑到你们公司的地位和形象,我还是要跟你们核实一下实际情况的(即使要核实,那也该在稿子写出来之前核实,已经写完了,即使不符合实际也即成文了,搞笔头文章的人连起码的语言逻辑都不知道,真是撒谎之前忘记了打草稿了)。如此说话的记者其实并不可怕,说话听音,即可知道这是个只想牟取一些物质利益的妓者。
公司公关人员此时不出场更待何时?电话沟通,见面细谈——这样的程序基本是每次必用的。如果他打这样具备暗示性语言的电话,那么表明他不是一个无缝的蛋;如果他见面细谈,那么表明这个人基本就搞定了一半,接下来需要使用的只是物质。中国人基本都喜欢在酒桌上谈事情,不管是公事还是私事,光酬交错间,距离瞬时拉近,该开的玩笑开了,该喝的酒喝到位了,事情也就基本谈出眉目来了。基本见面细谈时,公司会视事件轻重准备相应的礼物,吃饭时候自然是招待得好好的,我们买单;饭后自然是要娱乐一下的,我们买单;送上礼物的时候,记者自然是要客气一番的,狡兔三窟者会说:“你们怎么那么客气啊,还带什么礼物啊,我今天也不方便拿,你直接给我邮寄吧。”给的邮寄地址既不是他家的也不是他单位的,而是他远在外地的老爸的,缘何这般舍近求远?只为了确保安全,为妓者,也需要立牌坊是也!若干天之后,电话联系称礼物已经收到,那个稿子暂时不发了,声称要请我们公司的公关人员吃饭,自然最后又是我们买单。
这样的记者在公关之后,对今后的宣传,大可以直接拿着公司内部员工写的宣传稿子让他们一字不改地直接发了。
招待会上,邀请的各方记者面不改色心不跳地拿了贵重的礼品,不久的将来出来的是各色的正面报导。也许他们曾经也正直过也拒绝过,但是最终对同化了。对那些一直坚持职业道德的人,我报以莫大的敬意。做一个坚守内心原则的人,在这个诱惑越来越多的社会是多么难!
在我工作之前,对新闻报道持的是很信任的态度,在看到了越来越多没有职业道德的记者行为出现之后,对所谓的纪实报道都只是用半信半疑的眼光审视了。眼见都未必为实,何况是那些职业道德沦陷的记者笔下的东西,能有多少真实的成分?
十九、煽情也是一种工作方法
还没接触她本人的时候,就一直知道她是公司的一面旗帜了,很有点名声在外的感觉,也拿了不少公司里面的荣誉奖项,收入自然也是水涨船高的了。第一次接触她,是在我去工作交接的时候,当时傻里傻气的,甚至不知道她是是身份,只是从她对我的说话口气中判断此人应该是个领导,至少也是个部门经理之类的,可见偶刚工作的时候还是很幼稚的,竟然不知道跟其他同事打听一下她是who,估计是有点怕同事笑话偶没见过世面的意思吧(现在已经回忆不起来当时是什么心态了)。很明显,如果偶知道她就是传说中的那个人物的话,偶就很是应该表示一下“久闻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之类的敬仰之情的了,嘿嘿。
第一次跟偶的对话中心内容是交接时候应该注意的事项,顺便让偶把从总部下来时候的差旅费整理一下给报销了(偶很是感激后面一个主题,因为刚从学校出来,而且偶的宗旨是工作以后即便不能给家里钱也绝对不能向家里要钱,尽管偶老爸老妈几次问起大米够不够,偶都打肿脸充胖子地说:“够!”,所以她在此时雪中送炭地提了这个事情,免去了偶想提又不敢提的尴尬。)说实话,第一次谈话,让我对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她的话里话外还是一个初涉职场的人感觉到温暖,有过来人对你的教导和指导,也有领导对你的关爱和体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