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电话含真情
胡成中对员工的关爱有如亲人一般。
女工郑文艳,是德力西集团一公司二厂线圈车间一名普普通通的打工妹。1999年9月的一天,19岁的她在工作时的一次错误操作,致使铁屑飞入眼中,面对可能失明的眼睛和高额的医药费,她和家人一筹莫展。
胡成中得知这一情况后,即刻打电话给集团工会主席黄达仁,“马上从公司特批5万元,把这个女职工送到北京去看病,一定要找最好的医生,把病看好,钱不够打电话回来马上汇过去。”
这以后胡成中还每日早晚两次打电话询问医治情况。一周之后,黄达仁带着康复出院的郑文艳返回温州,出院时,胡成中又打电话给秘书,要求公司派厂车把康复后的郑文艳送回家疗养。
如今,郑文艳已结婚生子,她说,“那次意外我不仅没花自己一分钱,包括之前去温州看病的路费都报销了。病后,我请了一个多月的假,工资也照发。”
德力西工会在胡成中的支持与建议下,在温州地区率先成立了员工互助互济基金会。董事局予以专项拨款,胡成中还私人捐资1000元,在他的带领下,员工你一元,我两元,纷纷捐助基金会。工会利用这笔资金,五年来资助了67名困难职工。
重德重才更重情
赵瑞馨,这位德力西的高级顾问,是胡成中在美国南加州大学认识的。他精湛的专业知识深得胡成中的仰慕,于是三顾苏州请他来德力西工作。近十年的合作,胡成中一家始终待他犹如亲人。前年,赵瑞馨的爱人生病住院,胡成中和夫人一起,多次到医院探望。赵顾问老伴去世后,他带了17个人,从乐清到苏州赵顾问家悼念,大清早六点多钟赶到。赵顾问感到很意外,很感动。但胡成中认为,大家是工作上的同事,事业上的伙伴,如同亲人一样,互相关心是应该的。
胡成中重德重才更重情。曾为求精开关厂创办立过汗马功劳的工程师王中江病故后,六年来,胡成中几乎每个清明节都赶到上海为他扫墓。他深深记得王中江的生活习惯与嗜好,每一次在这位“高参”的墓前,胡成中都不忘细心地为他点一支烟、斟一杯酒。
“特殊”的五一节
2004年5月1日傍晚,在乐清市偏僻的山区福溪乡,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胡成中放弃了“五一”休息时间,正在贫困山区搞扶贫调研。
胡成中特意走访了几户老弱病残家庭。83岁的徐小连老人,系1942年入党的老党员,早年为当地的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胡成中详细询问了老人的晚年生活,并就温州当地的经济发展与老人作了交谈。胡成中了解到老人生活艰苦,当即掏出2000元钱交与老人,请他保重身体。然后,胡成中又探望了贫病交加的徐显何、徐显才及徐记福妻子等几位老人。调研中,胡成中全面地了解了福溪乡农民教育、收入、外出打工等具体情况,还给每户老人送上2000元扶贫金。
原来,在此前一个多月前召开的全国政协会议上,胡成中向大会提交了《带领发达地区贫困人口全面奔小康》提案。这次,为落实自己的提案,胡成中驾车深入山区调研。他认为,德力西要为全国各地的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首先要关注本市山区劳动力的就业问题。通过这次调研,他准备为福溪乡等山区农民优先解决100个就业岗位。
一不小心产品上了天
2002年4月,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低压电器供应招投标中,经过层层筛选,德力西在二十多家企业参加的竞争中以最高分中标。
当时德力西的经销商只是把它当作一次普通投标。中标后,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的领导和专家先后5次来公司实地考察,有几次还是“突然袭击”,这让胡成中顿时倍感责任重大——我们的产品要上天了!
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对产品质量要求极其严格。面对严格得近乎苛刻的要求,是采用国际知名公司的元件,还是自己研制?胡成中暗自下定决心:纵有千难万险,也要研制自己的产品,实现产业报国的梦想。酒泉的昼夜温差大,在超低温下运行,塑料外壳式断路器等产品的润滑油可能会凝固。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胡成中果断决定采用飞机上专用的航空润滑油代替普通润滑油,这一改进,使电气承受温度变化的范围扩大到了零下40摄氏度到200摄氏度,而每台电器的成本增加了不少。但是,“在国家利益、民族利益面前,公司利益、员工利益都显得微不足道”,胡成中心中的天平始终是偏向祖国与人民利益的一方。为确保产品质量万无一失,胡成中率公司领导与生产单位签下了“生死军令状”,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终于将这批特殊的产品运送发射基地,为“神五”载人飞行立下一功。
2004年4月30日,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司令员张建启考察德力西,他在参观完德力西产品展示、检测中心后欣然题词:“德力西——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指定名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