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匠一看就这么个钢瓶,哪好意思提什么要房租,乡里乡亲的。他岂知,就这个灰不溜秋的钢瓶,打开了一个奔向财富的缺口,仅仅六年后,中国多了位财富巨人。
王玉锁在门口贴了张告示:本处出售天然气钢瓶,并供气。价格:每个瓶120元。气:每瓶10元。
钢瓶他加了40元。但买钢瓶的顾客,必须预交12瓶气的钱,即120元。
告示一贴出,顾客就来了。都是些本城的“贵人”,他们常出差北京、上海,见多识广,见识过“美妙”的天然气对于一个家庭厨房来讲,比煤好得多。
棉花铺门口,告示贴出的第二天,就有七个顾客来登记预定。到第六天,来登记预定的顾客达到了40人。每个人一个煤气罐120元,12瓶气又120元。40个人也就是9600元。其中,当场赚定的钱是每个钢瓶的40元,总数1600元。由于任丘那边并不需要一次交12瓶,而是一瓶一瓶地卖。一般一瓶气一个家庭可用一月。这就是说,这9600元资金,他可以轻轻松松掌握一年,而其中还有1600元纯利,他就是丢到河里喂鱼也没人有权挡着他。
揣着200元来城里卖瓜子的农村娃儿,不到一周就成了万元户,他自己也吃惊。真是钱来如水推沙呀。
自然,他租了自己的门市,一天比一天壮大。自行车拉钢瓶只在他的历史上记录一次就淘汰了,改为了汽车。并租了库房。
两年后,报纸上“万元户”这词还新鲜时,这位青年的私人财产积累到了几千万!
1989年,“千万富翁”才成立公司。当然,继续他滚滚利润的燃气事业,一路攻城掠地。霸州、任丘、廊坊……然后依次外推,把战果扩向华北地区、华中地区、东北地区。然后整个中国。卖煤气罐的营生,也鸟枪换炮,变成了卖气田,从气田买入燃气,然后通过自己的管道网络,把燃气提供给各家各户。
同时,各类产业拉开,公司一成立,他一手就投资1200万,在廊坊买了90辆夏利车,开了一个夏利出租(分)公司。
到1998年,他的公司总资产已达3亿元,自有资产2.3亿元,2001年,达到了8.6亿。2004年,……
他就这样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