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首页  | 经营管理 | 营销专题 | 人际沟通 | 创业天地 | 网商 | 职场生涯
信息内容
 
 您的位置: 首页>营销管理>>创业天地>>|
一颗不安份的心,圆了我的创业梦

发布:2009-10-30 16:05:58  来源:  [字体: ]

  一个当年在建筑队里提泥桶的男孩,当过钢筋工,做过司机,卖过小菜。浮浮沉沉上十年,靠着诚信经营,他挣得了几十万家产,房、车一应俱全,稳稳扎根在武汉。致富不忘本。在他的大力资助下,今年上半年,家乡终于修桥通路了。

    全家六张嘴,只靠父亲一人挣工分

    祝双良,1965年出生于孝感云梦县下辛店镇祝嘴村。

    “在我的印象中,老家是与世隔绝的。惟一一条与外界相通的路,一到下雨天,泥巴就有足足一尺深,根本出不了门。

    那时,我母亲手脚残疾,没有任何劳动能力。而我们姐弟四个都还没有成年,生活的重担就一直压在父亲的身上。还记得小时候,那时还没有改革开放,都是大集体劳动,挣工分,因为家里劳动力不够,我们根本没有足够的口粮。我家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困难户。很多时候,都是饥一餐饱一餐的,就更不用说上学读书了。”

    祝家四姐弟中只有祝双良上到了初中。“姐姐小学毕业就开始在家里做农活了,两个弟弟也只读完小学,就掇了学。我算是最幸运的,上到了初中。之后,家里就再也负担不了我读书的费用了。”

    建筑队里偷师学手艺

    1981年,初中毕业的祝双良16岁。

    “那时,我一点手艺都没有,只能做些力气活儿。刚开始在镇上的一个建筑队里打小工,帮人提水泥桶。”

    说起那段日子,记者看得出来,祝双良内心颇不平静。

    “一桶水泥有50多斤,我个子又比别人小,提起来非常吃力,但我还是坚持下来了。那时,一天的工钱是一块二,而我在工地里一天三餐的开销只在七毛钱左右,这样一个月下来,我还能给家里补贴个十几块钱。”

    提水泥桶的那段日子又苦又累,祝双良常常想,要是有门手艺该多好啊!于是,他开始向建筑队里的钢筋工偷师学艺。“因为没钱拜师,我只能勤快点,一有空,就帮师傅打打小工,偷偷地学着,师傅一开始防着我,后来,看我命苦,就把他的手艺一点一点地传给了我。一年半后,我就转行做了钢筋工。”

    当上钢筋工后,祝双良有“本钱”跟着建筑队跑了,孝感、武汉、黄石、九江、襄樊都到过。就这样他在建筑队干了整整三年。

    第一个淘金梦,碎了

    建筑行业竞争十分激烈。86年建筑队解体了,祝双良一下子失去了工作。回到家乡的他,彷徨、不知所措。

    “那段时间,有人到村里来宣传学驾照。当时我想,有了驾照我就能走出去,或许能在城市找一份工作。”于是,祝双良把他的想法告诉了父亲。

    “那个时候学驾照比现在还贵,要2800块钱。这对我家里来说,简直是个天文数字,但是父亲却十分支持我,在村里东奔西走地给我借钱。大家听说祝家儿子要进城,都十分高兴,也很支持,能借的都借给了我。”

    揣着来之不易的2800块钱,祝双良开始在县里学车。一年之后,他终于拿到驾照,这时他已经22岁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信息搜索
本类热点  
营销专题  
创业天地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