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一个咨询策划公司就这样诞生了。
然而困难重重。
几个人干起来的公司开始的时候会因为意见不同而争吵,后来会因为钱而争吵;再后来既不会因为意见不同也不会因为钱,而是没有任何原因的不和与争吵。
如何突破这样一个怪圈?如何管理好一个团队?如何开拓客户资源?如何控制财务收支?如何制定公司战略?
这很多问题都是他以前不用去考虑的。现在他需要考虑几乎所有的问题,甚至包括前台来电自动应答的语音设置和公司邮箱自动回复的签名档。每个公司在创立之初都会有带有创办人强烈个人意志的22条军规,Robin的公司也有22条军规。包括办公室着装、礼仪、工作习惯等都有相应的规定。
这样的军规并不能给公司带来良好的客户资源。“公司就这样半死半活的存活了三个月。”三个月后,有了第一个大客户。对于一个初生的公司来说,第一个大客户的价码和开拓的成功与否往往就决定了公司的命运。这是美国著名的一家生物制药公司。在听取了多家相关公司的初步方案后,这家公司决定采用Robin的方案。尽管只有80万酬劳,但是对于一个小公司来说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开始。
突破自我
从一个市场经理到自己创业,这种角色的转换其实是人生提升的一个境界。一个市场经理虽然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意,但是终究是老板意图的执行者。
在做市场经理的时候,Robin没有认为战略对于公司来讲有多么重要,业绩和成效对于他来说总是最重要的。屁股决定脑袋的理论很显然是行得通的。“当我不在老板的位置上时,我不会考虑企业战略,不会去想那些看似虚无飘渺的东西。但是现在我明白了。”
转型的困惑也在滋长。他要做预算、平衡各个部门的利益、统筹所有人的工作安排、他要制定公司当前、近期以及远景的规划、战略、客户策略等等。
这些事情正改变着一个市场人的思维结构。
“学会做一个老板”。一个不到30岁的老板在同客户的谈判中无疑就少了很多筹码和必要的手段。为此Robin去学习、充电、与同行交流,聘请那些世界知名咨询公司的员工来讲课培训、钻研行业领先公司的经验和运作手法。
“一个全局的领导者和一个部门的领导者是很不一样的。现在我再和市场人沟通,往往会觉得他们某些时候很幼稚,视野不够宽阔,着眼点也不高全局。”Robin说。
虽然Robin还不能称之为一个成熟的老板,但是他的公司正在一步步成长。或许是作为对艰辛创业之路的一种补偿,这家2年前创立的小公司,客户名录上已经出现了那些行业内著名企业的名单。
“上帝在关上一扇门时,会为你开一扇窗。”Robin会经常用《圣经》中的这句话来给自己信心和勇气。他认为“关门”到“开窗”其实是一个很好的距离,就如同职业“天花板”与创业之间也是一段非常好的距离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