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权新兴市场
转型还将继续,更多的变化将发生在中国。
2002年,飞利浦全球各国数百位高管聚首巴黎,有人开玩笑说,2012年,公司总部会搬到上海,担任全球CEO的将是一位中国人。这个玩笑或许会成真,因为柯慈雷曾在公开场合表示:未来全球的高管将有10%来自中国。
跨国公司的总部如何做好本土化管理,历来是管理中的难点。尤其是在中国这样巨大的市场和复杂的国情下。事实上,飞利浦总部正在尝试加大对中国管理团队授权的本土决策。柯慈雷透露,他给予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孔祥辉很大的管理权限,孔祥辉要对中国的盈利和亏损全权负责。不止是中国,飞利浦对印度和巴西等新兴市场都实施了放权管理的措施。
他有充足的原因这么做:因为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增长迅猛,截止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已经超越德国,成为飞利浦全球第二大市场,2009年中国市场贡献的销售额达到17亿欧元,而面对快速增长的市场和需求,本地的管理团队能更快地掌握市场变化并快速做出决策。
孔祥辉说,这么做让大中华区的管理团队积极探寻本地的需求,自己制定战略和计划,向董事会报批。而外表严肃的柯慈雷通常都会扮演一个聆听者的角色,只要你有强大的理由说服他,“所以我们的策略和决策能够很快执行。”
扁平化的决策模式很快帮助飞利浦抓住了中国医疗改革的先机。例如苏州医疗影像基地的投资计划,就来自于中国区的市场团队,得到了全球总部的认可并最终得以落实,开创了飞利浦新兴市场自主决策的先例。
值得一提的是,在总部的支持和鼓励下,飞利浦的本土团队擅长把握政策方向,并与政府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与卫生部合作的“农村妇女乳腺癌超声检查技术培训”项目正在进行中,飞利浦将为这个长达2年的培训项目提供400万元资金、8台超声设备以及相应的培训教材和技术支持。此举将帮助飞利浦积极拓展农村医疗市场。在照明领域,飞利浦正在与政府有关部门合作,编写和推广“绿色建筑”的照明标准。
飞利浦正在像柯慈雷希望的那样,变得越来越像一家本土企业,“在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上的骄人业绩,是飞利浦成功转型的一个缩影。”柯慈雷在一个演讲中发出如此感叹。
附文:
理想与现实的平衡
飞利浦的转型过程中有哪些有价值的经验可以总结汲取呢?我已经提到过,领导力加上聆听的技巧,对时机的把握也相当关键。另外,同样不可或缺的是,要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到一个良好的平衡,毕竟,没有理想的公司就如同一个人没有灵魂。而脱离了现实的公司,却又像一个人失去理智。出于理想,我们给自己设定了成为“健康舒适、优质生活”领域领导者的目标。而基于现实,我们又知道不可能样样领先,所以必须对我们所从事的业务做出明智的选择。
——柯慈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