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突围
“软硬兼施”引领升级路
秋日瓷都,酣战似夏。一边是几十台推土机、铲车在城东陶瓷产业新区建设工地上来回穿梭,一边是顺美生态陶瓷、春秋陶瓷、煌明高档日用瓷等35条陶瓷生产线正在加速建设。
“五大战役”攻坚战中,为推进陶瓷业的全面转型升级,我县强化要素保障,在建设硬件帮助企业破解用地难题的同时,又致力打造文化软实力,县委书记、县长李辉跃说:“陶瓷业要转型升级,就必须‘软硬兼施’,既建设硬件构筑发展平台,也打造软件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为抓好硬件投入,我县规划建设面积4000多亩、以服务陶瓷业为主的城东陶瓷产业新区,该新区新入驻的几十家陶瓷企业投产后,预计可新增产值25亿元,新增税收2.5亿元;同时规划建设陶瓷文化与营销平台,该平台总投资21.7亿元,是为打造国际陶瓷艺术城和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基地而确定的重点项目,被誉为展示我县陶瓷文化的“T型台”。
与此同时,我县大力打造区域性集群发展、产品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等软实力。抓好“一学院一职校一园区两基地四中心”建设,加快建立高档日用瓷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深化产学研合作,开展日用陶瓷低温烧成等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搭建“国际瓷艺绿色通道”,建设月记窑当代国际陶瓷艺术家创作基地、大兴堡美术馆等国际陶瓷艺术交流中心,加强与促进世界各国陶瓷艺术界的交流与合作。
我县着力“科技兴瓷”, 以最宽松、最优惠的政策引进了绿色低碳、高新技术等方面项目,引领企业开展产品、技术创新,目前平均每天有200多种陶瓷新产品问世。引导企业补齐具备高利润的研发、设计、创意等短板,推动陶瓷业由做工艺品向做文化、做艺术品转变。
此外,我县抓好延伸产业链条,拓展陶瓷行业合作领域,推进陶瓷产业快速多元化发展。“瓷茶联姻”、“瓷酒联姻”、“瓷画联姻”等层出不穷;仅“瓷酒联姻”一项,就先后为剑南春等十多家知名品牌酒厂设计制作陶瓷酒瓶。
目前,我县日用工艺陶瓷产业集群被评为“中国百佳产业集群”;德化陶瓷、德化瓷雕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德化白瓷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首个拥有国家标准的瓷类产品;德化瓷烧制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德化陶瓷创意产业园被确定为海峡西岸十大创意产业园区之一……
种种迹向表明,我县陶瓷业转型升级正扬帆启航,全面走上突围路。